端午节源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,这事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。其实关于端午来历,古代还有不少说法:如祭奠涛神伍子胥、纪念遁入深山的介子推、追怀孝女曹娥,等等。
又据学者闻一多考证,五月初五本是古代吴越人祭龙的日子。龙是吴越某些部落的图腾,赛龙舟、投粽子,无非是人们与龙嬉戏、向龙投祭。另有说法认为,无论竞渡还是吃粽子,本是古代夏至节的活动,因夏至与端午相近,后遂移为端午习俗——夏至一般在端午之后,今年闰四月,赶在了端午前头。
其实在古人眼里,五月不是什么好月份,五月五日更是凶险之日。据说这天“邪佞当道、五毒并出”。若赶上此日生育,则“男害父,女害母”。——这当然是迷信之说,不足为训。不过端午正值仲夏,天气转为湿热;尤其在南方,疫气始作,毒虫肆虐,人一时不能适应,很容易引发疾病。而妇女在此时妊娠生育,自然风险很大。也正因如此,端午的一切活动,都以避邪禳毒为主。
早在《礼记》中就有记载:“五月五日蓄兰汤以沐浴。”即采集香草、艾草、菖蒲、银花藤、荨麻、野薄荷等多种药材,煮汤沐浴,既可清洁皮肤、治疗痈疮,也可使体轻神旺;端午也因而称为浴兰节。《楚辞》中就有“浴兰汤兮沐芳华”的诗句。
这一天,人们还要喝用菖蒲、雄黄泡制的药酒。二者都是药材,且雄黄还有毒性。不过以毒攻毒,也是古人防病驱邪的一招。——喝剩的雄黄酒则涂抹在孩子的额头、胸前、手足等处,大概因为孩子小,不宜饮酒的缘故吧。再剩点酒根儿,就泼洒在门窗、墙壁等处,用以驱除毒虫,相当于我们今天洒来苏水、喷84消毒液了。
再有就是把菖蒲叶刻成人形或葫芦形,戴在头上;或编为剑形,悬于门首,号称“蒲剑”,用以避邪。也有用艾叶编为虎形或人形,挂于门首、戴于头上的。——艾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,能驱蚊虫。又可制为艾绒,是针灸的必用药物。
同样挂在门上的,还有五色桃印,长六寸、宽三寸,用桃木制成,刻有五色文字,那目的自然也是避邪。
另外,古人端午日还要给儿童佩戴五彩香囊,内装朱砂、雄黄、香药等物,既是节日装饰,也有避邪驱瘟的作用。
此外这一天人们还争以五色丝缠臂,又称“合欢索”,据说可以“辟兵厌鬼(防止兵器伤害、压服鬼魅)”、不染瘟疫。——我小时候,见女孩儿们用五色丝线缠绕在纸做的粽子上,用以馈赠亲友,应当也是这种习俗的延续吧?
五月仲夏,百草丰茂,古人还要斗百草。斗草又分武斗和文斗。武斗指双方各选坚韧的草茎,以手持两端,让草茎十字相交、相互拉扯,断者为输。——这个我们小时也玩过,不过不一定是五月节,且专用杨树叶柄,谓之“拔根儿”。
至于文斗,则是用草名相对仗,巧者取胜。如《红楼梦》第62回写香菱、芳官、蕊官等几个女孩子斗草为戏,以“罗汉松”对“观音柳”、以“夫妻蕙”对“姐妹花”,写的正是五月节前后斗草的情景。
古人还认为在五月初五这日采集百草、炮制成药,可治多种疾病。如黎明前采百草捣成汁,和石灰制成药饼,可治刀伤。此日又可用独头蒜治心痛或疟疾,采马齿苋为孕妇催生。
再如,此日正午在韭菜畦边“面东不语”,取畦边蚯蚓粪收藏,日后如遇鱼刺或异物卡喉,用泥少许擦在喉外则可——这个已近于巫术了。
跟端午有关的偏方还有很多,如蚕蛾治刺、晒矾治虫、蝼蝈催生、葱白治疫、鸡肠草治齿、桑黄治喉闭、莴苣治蛀、鲤枕治痢、无花果治喉疾、烧枣辟蚤、咒灯草辟蝇、蟾蜍辟兵……关键一点,都得在五月初五这天采集炮制才灵!
汉武帝时,还于端午日捉取蜥蜴,用丹砂喂养;第二年端午把浑身通红的蜥蜴捣成泥,涂点在宫女手臂。只要宫女守贞,则红痣终生不灭……这又是吓唬女人的把戏了!
算一算,古人在端午这一天要干多少事?包粽子(1)、划龙舟(2)、浴兰汤(3)、饮雄黄(4)、点童额(5)、悬蒲剑(6)、戴艾虎(7)、挂桃印(8)、佩香囊(9)、缠彩丝(10)、斗百草(11)、制百药(12)、养蜥蜴(13)……此外这天还可谢罪(14)、请求移易官爵(15)、祭祀祖先(16),这还不包括纪念屈大夫(17)、追忆伍子胥(18)、怀想介子推(19)、感念曹孝女(20)、祭祀张天师(21)、祝寿弥勒佛(22)、供奉温元帅(23,这位是驱疫之神)——这么看来,古人过个端午节可真忙、真累!
不过总的来说,这一天的所有活动都可归结为顺应时令、防病驱邪、健体强身、提升精神。因此可以说,端午是古人在民俗信仰包裹下进行的一场全民性卫生总动员!
记得从前每年入夏,都要由街道居委会组织、各家统一行动,扫除屋宇院落,倒掉盆罐积水,熏蚊子、灭苍蝇……号称“爱国卫生运动”。——想到端午节对爱国诗人的纪念及其防病卫生的原始含义,这不就是古人一年一度、名副其实的“爱国卫生运动”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