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个家长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?哪个家长不盼着孩子尽早独立?可是又有多少家长仍然在“身不由己”地包办孩子的一切?让孩子自我选择就放任不管吗?不能不管的“度”在哪里呢?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家长要不断思考学习和交流的内容。
象爱国者担心祖国的未来一样,爱孩子的家长也都担心孩子的前途:能不能上个好学校?能不能找个好工作?能不能结个好婚?哪一件都是人生大事,哪一步都不想让孩子落后、失败和痛苦。其实仔细想一想,我们自己又是怎么过来的呢?再仔细想一想,你自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,是不是既想出众,又在从众?很矛盾、很分裂?自己弄得很累,孩子也不幸福快乐,效果也不尽如人意,总体成本高,不值得。如果把复杂问题简单化,会不会好些?有三句话供参考:一是父母做好你自己:少说多做。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,并相信基因的力量。三是告诉孩子学会自我担当。
从十月怀胎到孩子出生再到成年,一眨眼的事情。由于多数孩子跟着父母生活,在父母眼里,孩子好象永远都长不大,其实,当某一天孩子突然说了一句大人话让你定神看他们的时候,这时候,你才会感觉到,孩子真的长大了。而家庭教育期,也就基本算是过去了,孩子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,家长的意见慢慢就了成了参考。
因此说,家庭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进行的。有时候在某些事情上你能意识到“这是在教育孩子学好”,可在很多情况下,你的一言一行实际上都在起着教育和示范的作用。以前我们总批评那些骂完孩子自己就去喝酒打麻将牌去的父母,让孩子培养学习或生活好习惯,自己却一身不良习气,其实还有些父母,不喝酒不打麻将牌,但也在言行上起着不好的示范。比如一些商业中的不良习气,说谎、爱占小便宜,自己占了便宜还说别人蠢,对社会整天抱怨,骂这个骂那个,其实自己也在那个被骂之列,只是自己不自知而已。而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社会见识,父母是个什么的样人,逐渐就会在他们面前清楚起来,如果家长自己立身不正,孩子就会更加叛逆,因为这与他们从小受的美好教育越来越不吻合。叛逆很正常,但如果孩子在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期经常不断地接收不良信息,他们的“观”将是一生的影响。所以,如果家长有心教育孩子,那就先注意自己的言行,当然,还有思想。
尊重孩子的选择其实是家长的一个艰难选择。我们当然知道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并不就是放任,这是不用抬杠的,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:管得太严格不太好,太松也不太好,可这个“度”在哪里呢?那就是在原则事情上可以把关,日常生活和学习则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。什么是原则事情?以学习为例,学什么怎么学是“技术问题”,而学还是不学就是原则问题。当然,在技术上,在学习的“技术”问题上,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帮忙,但也是“辅导”,重点还应在“启发”。另外,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:除了教育内容之外,最难的就是教育时机的选择问题。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说这样一句话:小孩子懂什么,别插嘴!可刚一转脸,又说“那么大的人了,怎么还不懂事呀”。孩子们就会很困惑“我到底是大还小呀。所以,这个“度”的问题,把握时间或叫时机很重要。现在商业忽悠得很多父母从“胎教”抓起,其实倒未必。如果在娘胎里就听交响乐可能有好处,那胎儿也能听到别的声音,同样会起作用?那父母这个期就要注意的言行,这是教育内容问题。从教育方面的书本知识和我们的体会看,更多家长更重视孩子出生后,特别进入幼儿园后接触“社会”后的教育时机。现在竞争激烈,教育不公现象也严重,家长心理在原则方面的“度”上心里要有数,否则,很费劲地把孩子弄到所谓好学校又能怎么样呢?
让孩子学会担当,重点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心。除了重大原则事情,尊重孩子的选择,鼓励孩子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,趁孩子在身边这个成长期,让孩子早经历失败,都是很有益处的事情。